书非借不能读也,是真的吗?深度解析读书背后的心理
雅好积书是书之主,爱书成痴乃书之奴。
——《文雅的疯狂》
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中,孟烦了的父亲是一位爱书如命的“书虫子”,小说中如此描写——“我的父亲站在书堆中间,书用油纸包着,大部分连包都没开,从墙根一直堆往天顶,他旁边的几个书架子也是这样堆着。”这种情景,或许也戳中了很多买书人的痛点,面对着满书柜的书,旁人看了,会说,你学富五车,你才高八斗。
但可能对于有些书的主人来讲,这话总是会让人发虚。比如随之而来的灵魂拷问是,这些书,你都看了吗?但喜欢买书的人都有过的感受是,当你撕开塑封袋的一瞬间,我们与书籍的作者的一切都产生了关联,属于作者的年代,属于作者的往事以及属于作者的灵魂。
我们与其说,读书,倒不如说,我们也在学会使用一本书和使用这本书的作者。之所以说,买了就等于读了,大致的意思就是,当一本书入手的时候,我就将这些书籍作者的内在功能收入囊中,我就获得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的能力,这种能力可以说,光是想想,都让人心旷神怡。
但即使如此让人心旷神怡的体验,我们仍然对书买而不看,大致上来自于我们一方面想要跟书籍的作者建立关系,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屑于跟书籍的作者建立关系。买了书之后这个作者的精神思想就是我的了,这也意味着与作者关系的掌控权是在我手里的,我想看你就看你,不想看你,我就把你丢一边去。你的出现和离开,是我说了算的,不是你说了算的。
这个类似于婴儿对于一个妈妈“招之则来挥之则去”的需要,妈妈的出现是随着婴儿的意志力而转移的,这个与现实无关,更与一个孩子对于外在世界的可控感有关系,而孩子来到这个世界,第一个可以被自己控制的人,至少在婴儿的世界里,是妈妈。
当然,理想很美好,现实很骨感,即使我们已经获得这个主动权,但假如曾经我们的父母经常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,再该出现的时候消失呢,那么,这种体验残留在我们的身体中后,我们的身体形成了记忆,这种身体的记忆,也让我们的大脑无法发出指令让我们翻开一本书。
对于读完一本书,持续的让一本书出现,实在是一个太过于陌生的体验,陌生的体验,即使是好的,但我们也会因为不熟悉而害怕。因此哪怕我们已经获得了这本书的掌控权,但真的让这个书就像是妈妈一样,恒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,最终我们还是会因为恐惧这种不熟悉的陌生感望而却步。
相较于买书要无意识中跟书籍的作者融合,控制作者的出现和离开。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借由书籍的通道去照见自己。我时常会发现,人在不同的状态之下,喜爱的书的类型是不一样的。
书籍记录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人生,同样也是读者的人生,更甚至,哪怕是一本书,年少时候看和不惑之年看,所看到的内容和含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因此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书籍中作者的内在,但同时也是在映射在那个阶段,你的内在。
书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和治疗师的作用有点类似,都有镜子的功能,映射的都是也许会让我们胆怯的内心。就像一位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,我们看见的不仅仅只是他/她预约了一次咨询,想要聊聊自己。
有过心理治疗经验的人无一不会感慨,说做治疗容易,但走进咨询室这个动作,实属不易。其实心理咨询也并不像想象当中的让人那么舒服,毕竟,直面的是一个人心中难以言说的艰难和伤痛。
在治疗室中,尚且有咨询师相伴,但当一个人阅读的时候,更像是独自面对心中的这些惊心动魄的内在体验。但这就像是个潘多拉的魔盒,总是充满着诱惑力,就像是我们捧起一本光看书名都让我们有感觉的书,打开一旦和书籍链接上,一旦和自己链接上,却又会将这“惊心动魄”的时刻关闭起来,不知不觉,囤起来的书变成了我们内心中的一个“安全岛”,他寄存在书柜上,书籍中,一直静待花开。
另外,读书也是一场与内在执念较量的过程,所谓“雅好积书是书之主,爱书成痴乃书之奴。”“主”和“奴”之间的转换委实微妙。读书本身就是和自己内在相处的过程。
同样是买而不看,但“雅好积书”与“爱书成痴”的区别是:前者,我的书囤或者不囤,我都在这里,不喜不悲,这个状态是可以被自己涵容和消化的,在这个过程中,我为“主”,我有选择的“积书”和放置内容在“安全岛”。而后者,更像是一股执念,最直接的就是对过往“求而不得”的爱的执念,对应的则是内在的空洞和匮乏。
更有人在不断买买买的过程中,也会因买而不看这件事情本身冲突,这个指向的则是内在获得了爱之后,无法享受爱的内疚感,这种状态我为“奴”。这个和我们对于金钱的执念其实有点像,简单来讲约等于,我们是享受金钱带给我们的乐趣,还是被金钱所困。
归根结底,其实我们放不下的是被过往蒙蔽,而无法生活在当下,享受书籍本身的乐趣。对于求而不得的人来讲,读完一本书,便意味着要跟这本书分离。一本好的小说,阅读结束之后,会有一段时间的落寞期,有点类似于,我们常常说的抑郁位相,这是成长的过程,同时也是哀悼的过程。一本书买而不读,并不意味着叶公好龙,或许正是因为太爱而不舍得。比较惬意的状态是,想看就看,不想看就囤在那里。
当然,更多的一种情况是他人荐书。一种最为常见的荐书是权威推荐的书籍,和权威融合自然不必多说,更值得琢磨的是,权威荐书必买的读者,这更像是对权威的顺从。但生而为人谁还没有个小脾气,有顺从,自然有反抗。
分析一下这类读者的内心状态,买的越积极,越是对权威叛逆和攻击的反向形成。凡是过犹不及,度过了就值得斟酌了。虽然权威荐书了,但离开权威之后,你看不见我,所谓“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”,就像是父母盯着孩子们做作业,在无意识中,全在这儿跟“父母样的权威”内耗了,买而不读,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。
另一种荐书是同辈荐书,内在的同胞的竞争同样会激活一个人自恋的挫败,在象征层面,你和我是旗鼓相当的,但你所获得的资源比我要多,直接会唤醒一个人最原始的存在焦虑,这种感觉是,你是有资源的,好的,应该存在的;而我是没有资源的,坏的。无意识中一个人对存在的渴望,会抗拒对方的“好”,就像是,我不理你,你的好就是不存在的。你推荐的书我买了,但是我可以选择买了之后再忽视你。
当然,不论是权威荐书还是同辈荐书,前提是,你会买他们推荐的书籍,也是对他们有基本的理想化的。其实,一本书如果真的静下心读下来,往往会发现,这本书的内容,可能跟你对作者思想的想象,对荐书人给你推荐时的想象多多少少会有些出入。这个本身也容易带来理想化的破灭。特别是那些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读的懂一本书,但是在看书的过程中,感觉“高大上”的书是自己读不懂的,这种挫败感同样也可以通过我买了不读来规避掉。
文章写了这么多,当然不是为了传递“丧文化”或者给买书不读“找台阶”,解释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,更重要的是,对于那些买而不看有冲突的人们,可以寻求一个解决的办法。
读书,其实是一件享受孤独的事情,每个人面对孤独的能力不一样,当一个人独自内省,碰见盲区的时候,自然回避是人的本能,这也是治疗师加入到一个人的内在探索的最为重要的意义,陪伴一个人走一段黑暗的时光,前方的路也就不再孤独了。
与一本书在一起的过程也是如此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我想与人共读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,因为与人共读或许可以将一部分复杂的内在体验,拿出来与人玩儿,让书籍回归他本身“知识”的含义,内耗消减下去,读书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作者:张聪
如何更好地与书相处,
从书中获得资源与力量?
UM云心场给你答案
4月23日,是世界读书日
UM心理,邀请了三位畅销书的作家张天布、刘丹、曾奇峰
迎来了UM云心场,首场主题沙龙活动
翻转课堂
让你轻松读书、读懂、会用
和作者建立链接与关系
让阅读水到渠成
知识为自己所用